我家祖輩世代皆務農,沒有出過一個吃輕閑茶飯的文化人,也沒有留下一件祖傳家藏的文獻古物。祖父和父親更因貧病交加過早去世,我豈止是拼爹拼不贏,事實上已經無爹可拼。好在老天爺還算公平,這邊敲你一悶棍,那邊又賞你一棵胡蘿卜,冥冥之中在我蠻荒的心田里播下了文明的“書種”,與生俱來地賦予了我嗜書如命、勤奮好學的秉性,從小就跟書店、圖書館結下了不解情緣。
記得念小學三年級那年國慶節,班主任帶著我們不遠五公里逛了一次鄉鎮圩場,讓我平生頭一回見識了經營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所在。當時,同學們拿著家里給的零用錢,蜂擁而入供銷社、小吃攤,歡天喜地猛喝冰水、大嚼糖果。唯獨我靜靜地站在新華書店門市部的柜臺前,精挑細選購買了一堆打折處理的小人書,汗牛壓背的負重而歸。班主任看在眼里喜在心頭,連連夸我“有一定的苗子”,事后提拔我擔任了勞動委員,領頭給學校挑豬欄糞和屎缸水。
念初中二年級那年暑假,我送三姐趕二十公里夜路進縣城搭車外出謀生,因而光顧了規模更大的新華書店,發現了可以免費看書的圖書館。我流連忘返于書山報海之間,以至于忘記了三姐臨別時的囑咐,耽誤了回家的最后一趟班車。日暮時分,幸虧在街頭巧遇了一個進城賣辣椒的本村老鄉,跟著他深一腳淺一腳的又往回趕了二十公里夜路,累得我幾乎虛脫過去。當過兵的老鄉思想境界并不高,他得知原委嗤之以鼻,一路埋怨我拖慢了他的行軍速度,還饑不擇食消滅了他賣剩下的一串辣椒。
雖然吃過這么大的苦頭,但我依然初心未變、本性難改,讀書學習的勁頭有增無減。從此,無論輟學回鄉務農,還是漂泊他鄉打工,也不管工作壓力有多沉重,還是經濟狀況有多窘迫,書店和圖書館成了我最愛停留的歇腳點,見到感興趣的圖書照樣要慷慨解囊、先睹為快。我不僅購閱文學名著,也購閱科普讀物,甚至購閱過李宗吾的《厚黑學》,只不過“善人勸不惡,惡人勸不善”,學了他一點語言的皮毛而已。反倒是某包工頭強行“借”去一閱后竟深得其精髓,心腸更黑,臉皮更厚了。
卷帙浩繁的書店、圖書館恰似人生的加油站,我在這里加強了安身立命的本領,注足了進德修業的能量,確保了漫漫長旅動力不竭。早期看多了小人書的結果,首先激發了我的美術潛能。我曾經一度立志想做一名畫家,但在某美術學校交了學費后發現自己色弱,才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愛好。持之以恒博覽群書的結果,又讓我在文學創作上厚積薄發。自十八九歲發表處女作后,因受時代大背景和家庭特殊情況內外交困而被迫擱筆,但我在社會最底層沉沉浮浮二十多年,文功一直未廢,雄心始終還在,年屆不惑終于依靠寫作站穩了腳跟、逆轉了命運。
環境幽靜的書店、圖書館又似精神的后花園,我在這里遠離了是非恩怨的喧囂,擺脫了利鎖名韁的羈絆,確保了滾滾凡塵定力無涯。浸淫書香久了,外表上自然會透出溫文儒雅、坦然自若的氣質。我下地種過莊稼,爬掌子面挖過煤炭,還在工廠流水線上操作過機器,渾身臟兮兮、臭烘烘的跟別人沒有什么區別,但總能給人留下與眾不同的好印象。入定桃源深了,骨子里難免會養成超然物外、剛正不阿的性格。我在某教育雜志做編輯時,直言不諱無法接受某主編虛無縹緲的文風,主動辭去了這份經常有人請吃飯泡澡的美差,毅然返回了冷鍋罷氣的老家。
反觀自己身邊,多少人迷真逐妄,沉溺于吃喝玩樂形逸而神勞;多少人急功近利,熱衷于投機取巧身富而心貧,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如賣辣椒的老鄉硬逼著女兒棄學進城做“三陪”,活活把個尚未成年的花季少女折騰瘋了。某包工頭一夜之間賭光了工程款,大年三十晚上被憤怒的農民工打斷了腿。某主編胡編亂造革命歷史,遭到專業人士猛烈抨擊后被單位掃地出門。多藏書,少藏錢;多逛書店、圖書館,少逛酒店、麻將館,救救自己和孩子吧!
掃描二維碼,關注“書香瓊涯”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