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秀紅
(沈從文)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最負盛名的代表作,人們對它評價極高,有人說它是鑲嵌中國現代文學畫廊中“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說它是“小說中飄逸不群的小仙女”。
小說描寫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叫茶峒的山城,贊美了這里淳樸民風民俗,描摹出人們向往的幽美寧靜的生活場景?墒,這里上演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翠翠和母親兩代人的愛情悲!邊城,表面上看是“世外桃源”,非常吸引人,其實卻是一處無處安放愛情的所在,相愛之人無法廝守終生,逼得他們或者殉情而亡,或者逃離天涯。
沈從文先生為什么創作了這篇小說呢?他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人生形式!
筆者讀過多遍,反復體味思索,這座邊城究竟是魅力無比其樂融融的“世外桃源”,還是一座偏僻閉塞“謀殺”愛情的“圍城”?如果是民風淳樸的“世外桃源”,為什么幸福美滿的愛情獨獨缺席了?
一、人們苦苦追尋而不得的“世外桃源”?
景美,風俗淳。
這個處于兩省交界處的山城,“水陸商務既不至于受戰爭停頓,也不至于為土匪影響,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薄爸袊渌胤秸谌绾尾恍覓暝械那樾,似乎就還不曾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痹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生活在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的人,真的讓人羨慕嫉妒了。
這個叫做茶峒的小山城,不僅環境優美,沒有受到外來的破壞,這里的人和兵士也是正直的誠實的。這里地處川湘交界,茶峒依山面水,鳥語花香,風俗淳樸。坐渡船的非要給錢,管渡船的卻百般推卻,“給”與“推”時的爭奪儼然吵架一般。推卻不了,就仿佛受之有愧似的買了茶或者煙葉,無償供給過往的客人。即便是做妓女的也是重義輕利,守信自約,當事者不以為恥,旁觀者也不指責和輕視。
人美,人性真。
翠翠,白璧無瑕,無憂無慮,豈不是不沾塵埃降落凡間的天使嗎?
翠翠其實是爸爸媽媽愛情的結晶,但是爸爸媽媽有了孩子后結婚不成想“私奔”,媽媽舍不得離開孤獨的父親。爸爸看見媽媽沒有遠走高飛的勇氣,又因為愛惜軍人的名譽,與愛人不能同生,便選擇了同死,爸爸首先服毒殉情。媽媽吝惜腹中無辜的孩子,所以等翠翠一出生,滿懷羞愧的媽媽就故意喝了冷水,追隨翠翠爸爸而去。他們用生命踐行愛的忠貞。
翠翠在爺爺的呵護下長大,為人天真活潑,心靈澄澈如水晶。祖孫二人相依為命,他們還有一只黃狗,閑著的時候,或逗狗,或聽爺爺講故事,或祖孫二人都用豎笛吹曲子,或者翠翠獨自低低學小羊學母牛叫著,或采一把野花獨自裝扮新娘子。
翠翠,眼眸清澈,心靈更澄澈可愛。豈不是一個不沾塵埃降落凡間的小天使嗎?
爺爺,他心疼女兒和孫女,舐犢情深。女兒未婚先孕,他沒有一句重話,不忍心責備。女兒留下的遺孤,悉心呵護。孫女翠翠是可憐的女兒托付給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給一個可靠的人”。擔心翠翠重復媽媽的悲劇,爺爺用心籌劃,為翠翠費勁心思。
大老天保和二老儺送既是青年才俊,又是好兄弟。大老天保豪爽耿直,二老儺送浪漫。無論哪一個娶了翠翠,爺爺都是很滿意,關鍵還是看翠翠的心意?墒切值芏送瑫r喜歡上翠翠,讓爺爺又喜又憂。是幸,亦或是不幸?
大老天保托人說媒,爺爺不知道翠翠愛的是誰,因此,也不敢輕易表態?墒,爺爺的含糊其辭,惹得大老二老都不高興。
天保和儺送是船總順順的兒子,順順樂善好施,兩個兒子也是“結實如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边@對好兄弟同時愛上了翠翠,用各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情。哥哥心直口快,直接告訴爺爺自己喜歡翠翠,并依照習俗托人說媒。弟弟知道哥哥的心思,哥哥也明白弟弟的情意。天保儺送開誠布公的談話,使兄弟兩個知道了對方愛上了同一個女孩。他們既沒退縮,也沒謙讓,選擇了唱歌公平競爭。
后來天保知道翠翠傾心弟弟儺送,他選擇退出,駕油船下辰州,不幸中途淹死茨灘!岸铣霰焙酉鲁街葑吡肆倮,沿途找尋那個可憐哥哥的尸骸”。儺送在面對父親詢問到底中意碾房和渡船哪一個時,盡管依然堅持選擇渡船,可是在父親的喪子之痛和哥哥的死亡面前,恐怕他也無法坦然去接受翠翠,并和她終生廝守。
弟弟心懷對哥哥愧疚,心懷對爺爺的不滿,心懷對愛情的遺憾,毅然選擇了遠避桃源。一邊是血肉親情,一邊是甜蜜愛情,儺送無法在哥哥的死亡面前,去享受愛情的甜美。所以,儺送只能逃跑,他選擇了離開這塊傷心之地。
船總順順雖然把兒子的死歸結為命運,但是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接納跟兒子死亡相關的翠翠做自己的二兒媳。雖然在爺爺去世后,他幫助翠翠料理爺爺的后世,并要接翠翠到家里住。他原本就是這樣樂于助人,憐憫同情弱小的。
《邊城》里的人,自帶最古老最原始的古樸純美,本真純粹:愛,就大膽表白。愛,就付出真心。愛,就不計回報?峙伦x過《邊城》的人,無不心靈受到震撼,受到洗滌,禁不住感嘆:此情只應世外有,人間難得一回見!惋惜翠翠母女的愛情悲劇,可是真的說不出誰對誰錯,是誰謀殺了幸福的愛情。一切是那么自然,誰也沒有錯誤。
二、一座謀殺愛情的“圍城”?
《邊城》為我們描畫了環境優美風俗淳樸人性善良的“世外桃源”,我想每一個讀者看了《邊城》,都會喜歡這里,向往這里。然而,這么理想的世外桃源里,為什么神圣的愛情總是缺席?
先看翠翠父母的愛情。翠翠的父母相親相愛,可是有了愛情的結晶卻結婚不成,導致雙雙殉情。是什么讓這對戀人不能結婚呢?斗膽分析一下。
首先,風俗不容?赡苁钱數仫L俗不允許軍人和當地老百姓結婚,如果在兩個相愛的人都有了孩子的情況下,還逼得兩個年輕人要私奔或以死殉情的話,只能說這個風俗真的是陳風陋俗,難怪兩個年輕人要逃離這里。
(歌舞劇,邊城)
其次,愛情和親情的矛盾。翠翠媽媽是獨生女,不忍舍棄孤獨的父親,所以媽媽沒有跟爸爸私奔的勇氣。不忍傷害無辜的孩子,所以媽媽眼看愛人服毒而亡暫時茍活,等孩子生下來,才追隨愛人而去。這算成全了不能同生求同死的愛的誓言了嗎?翠翠媽媽面對親情和愛情的兩難選擇,她的優柔寡斷,葬送了自己的愛情。即使翠翠媽媽故意生產后喝生水殉情,留給孤獨的父親一個嬰兒,這算是成全了親情嗎?
時隔十幾年,翠翠也到了情竇初開的年齡。爺爺擔心翠翠重倒母親的覆轍,為翠翠費盡心血。然而不料,翠翠的愛情還是跟父母的愛情一樣以悲劇收場:愛她的人天保死了,她愛的人儺送走了。
三、世間若有雙全法,不負親人不負卿
結尾留下的懸念,反映了人類面對親情和愛情時的艱難取舍,就像面對魚和熊掌的兩難抉擇,人們一直尋找卻始終無法找到解決這個矛盾的雙全法。
天保帶著遺憾去世,爺爺帶著未了的心愿去世,儺送懷抱愧疚和無奈遠下桃源,單純的孤苦的翠翠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她以名不正則言不順的借口謝絕了順順接她的邀請,獨自堅守在渡口,等待著沒有歸期的愛情!熬龁枤w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貌似“世外桃源”的小山城茶峒,唯獨不成全愛情。我們只能感嘆世事哪有完美!世外桃源也有憾事!二老儺送離開這個令他兄弟倆傷心的地方,沖出這個矇昧的“圍城”,或許能夠尋到一個可以安放愛情的地方,讓愛情在別處開花結果吧。
憧憬著愛情的翠翠,如果不沖出這個“圍城”,她可能會像傳說中的望夫石那樣,守望著無望的愛情,終老而亡嗎?
或許她會等到一份屬于她自己的幸福美滿的愛情,無關二老儺送。這是萬千讀者的美好期許,大概也是沈從文先生的心愿吧。
【作者簡介】胡秀紅,山東德州人,愛讀書,喜寫作,曾在紙媒和文學平臺發表文章多篇。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