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本書斷斷續續地讀了快一個月,實在是因為它并不好讀。首先,這絕對是一本心理學書籍,而不是大眾娛樂性讀物,所以不能像看小說那樣興趣盎然。其次,書中充滿了重復,以至于你會覺得自己一直在繞圈子,所以要么會不想拿起這本書,要么想放下這本書。第三呢,是我在看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煙以外的所有癮的事情,所以每讀一段,都要停下來,用其它的癮替換煙,來想想是否也是這個道理。
不過,終于把這本書看完了。而且,基本如我看之前的預期,只是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
首先,來談談吸煙吧。人為什么要吸煙?煙民可能會找出種種似是而非的理由,但其實理由只有一個:想吸煙。為什么想?因為他已經尼古丁上癮了,這一點有的煙民(比如重度煙民)知道,有的自己還不知道(比如輕度煙民和社交性煙民)。但其實他們只是在瓶子草的不同部位而已,但結局是注定的:就是滑向底部,被吞噬,但滑落過程中的速度不同而已,以至于有些煙民至死還不知道自己被控制和奴役了。什么是上癮?就是你自己不能控制,此時不是你使用煙,而是煙使用你。那么本書作者的戒煙法是什么呢?很簡單,就是告訴你:癮是幻相,戒煙其實很容易,沒有煙你什么都不缺,而恰恰是煙給你帶來了所有負面的影響。也就是說:癮是心理上的,不是身體上的,所以它帶來的快感和戒斷它的痛苦都是虛假的。所以只要念頭改變了,戒煙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如果念頭不改,對煙總有渴望,那么即使依靠意志力把它戒斷,心理上還是缺失的。因為你會覺得自己被剝奪了某種快樂,但其實只要你認識到你想象的快樂是虛假的,這個陷阱就對你顯而易見了,你還會掉進去嗎?所以,戒煙最主要的是戒掉對香煙的渴望!
本書作者說他的戒煙法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化學品上癮癥,比如酒癮,毒癮。我想把它進一步推而廣之,是否可以戒斷所有的癮呢?佛經說,色香味觸法,都是我們執著的塵,只要我們執著于對其中任何一個的渴望,那么哪一個不是癮呢?比如有些人對食物不能抗拒,哪怕不餓,也總想放點什么到嘴里,這不也是癮嗎?比如男人的好色,見到合意的女人就想到性,不也是癮嗎?既然所有的癮都來自心里,來自渴望,那么只要改一念,癮就可以消除。我們為什么不能改呢?因為我們被洗腦了,很多觀念被根深蒂固地放入我們的腦海中了。比如說性欲,佛家說是淫欲。佛經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好多人給自己找借口,給性行為劃分為合道德的,不合道德的等等,其實,佛不是說了嗎,重要的是淫的那個心不除,塵不可出,和其他因素沒有關系,F在整個社會,鋪天蓋地,都是各種性的信息,而且都是同樣的信息:性帶來快樂!從小我們就被洗腦了:性是一種快樂?鞓返绞裁吹夭侥?快樂到青少年可以為了偷食禁果而采取各種手段,快樂到某些人不惜違背別人的意志而去強奸!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性欲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如果你沒有從中感受到快樂,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毛!其實,下一次你再做愛的時候,應該好好問問自己:“你到底哪里感覺到快樂?身體上?心理上?還是你自以為是快樂,根本就沒有想過。如果是這樣,你也是性念的奴隸!
來源:網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