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比缃,在21世紀,這個互聯網“猖獗”的時代,電子閱讀的影響力已不可忽視。電子閱讀作為占據數字閱讀極大占比的一部分的同時,更是深受一批年輕人的喜愛。
數字閱讀——閱讀的數字化,其中包括閱讀對象的數字化,以及閱讀方式的數字化。與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相比,數字化電子出版物具有存儲量大、檢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優點。前不久,經同學推薦,偶在微信讀書上讀到梁文道的《我執》,被題目所吸引,何為“我執”?
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象;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握得越緊越是陡然,此之謂我執。
小乘佛法認為“我執”是痛苦的根源,是輪回的原因,消除我執是佛教徒修行的一個目標。
梁文道,哲學出身。他說:“哲學教懂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謙卑,因為你雖愛慕智慧,但你永遠得不到智慧,他總在你的掌握之外!币虼,哲學家之于智者大不相同。哲學在英文中稱為“philosophy”,即“愛智慧”;哲學家稱為“philosopher”,其研究對象是哲學(Phil),意思是一個愛智慧的人。智者就是“sophist”了。
從全書的字里行間看出,梁文道先生對于智慧,對于知識的謙卑。且因自己的才疏學淺,在閱讀《我執》時,不由地驚嘆,一個人為何能看如此多書,甚至對于閱讀過的每本書都能如數家珍。這是定是每一個愛讀書之人都想達到的境界。在數字化的閱讀中,手指在電子屏幕上的滑動,夾帶著模擬仿真的翻頁效果,我不求看過的書能夠過目不忘,但求對于書中的表達略懂一二,對作者想傳達的主旨和思想能夠有自己的見解。我想,如果說內地有才如高曉松,中國香港絕對有梁文道。
梁文道說:“要完全認識一個人,一定要認識他的恐懼!币粋人的恐懼之于他的本身,就如紙之于水,水之于火?謶窒喈斢谝粋人的致命弱點。若你得知好友的恐懼源頭,這可與在并肩作戰的時,他把自己的后背交給你相媲美。所以能讓你得知他恐懼源頭的這個人,定是他十分相信你的。反之,我們將后背交與他人時,定是想與此人走心了。
訴諸愛情,梁文道說:“單戀,其實是超越善惡的愛戀!币驗閱螒偻A粼谙胂,并不會他人產生傷害,只有實際的行為才配得上道德批判。
梁文道還說:”你若憑你喜歡的類型尋找你喜歡的人,也許會一無所得,即使找到,有天也會發現他原來不是你理想的那類人,因為理想的那類人,是存在于理想世界里的!崩硐霝楹挝?不就是自身得不到又想要得到的欲求或渴望,一種我一定要努力奮進得到他的盼頭;蛟S有那么一刻,我們會發現一個人不是想要的那類人,和理想的那類人一點掛不上邊,可就是他那點無法分類的東西,吸引了你我。此時,何來的“理想型”之說呢?
談及文字,梁文道說:“擅長文字的,終將死在文字的手上,因為對方將從文字里發現,無論對待任何事物,這個作者都是冷靜置度,且能掌握進退的分寸,于是感受到危機的存在,如動物般本能地逃逸!
我喜讀書,我喜寫文章。我時常覺得用文字記錄下的情感如此美妙,如同風飄過了八萬里。我或許應該開始慶幸我還未能達到這種境界,無法“死在文字的手上”。
有人說,時?粗,抱著平板一人坐在自習室的角落,安靜,看似孤獨。平板里的已閱讀0%的書還有好多,我怎會孤獨呢?
燈塔里的守望者不會因為孤獨而瘋狂,因為她有思考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