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抵達一個新城市,我總會去它的繁華地帶,領略城市的熱鬧與擁擠。這些市中心大都相似,燈紅酒綠,五光十色,囊括一切我們想要得到的商品。但我總能遇見一家家不時髦的新華書店緊挨著大型商場,形成鬧市區不協調的風景。
我去過新華書店許多次。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見書海,第一次買書,第一次看閑書,似乎我人生中與書有關的第一次都要和新華書店發生關系。好書伴我成長,而一個好的書店給了我太多的幸福,我渴望獲取的知識與價值統統在新華書店中找到了。但后來,學習變得忙碌,生活變得緊張,我經常來新華書店挑選對我學習大有裨益的參考書。等到我有時間后,電子書、手機、平板等一系列新媒體走進我的生活,足不出戶便可以飽覽天下群書。新華書店就這樣匆匆塵封在記憶中,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模糊。
我冷落新華書店十幾年了,身體竟不聽使喚,徑直走向新華書店,心里有些愧疚,又有些興奮。新華書店的容貌早已模糊,只記得書本匯聚的海洋。這書店比曾遇見的都要大,我能想象到的書全部收歸其中,精致的書皮、巧妙的布置和浩瀚的圖書,那時,我再一次對新華書店充滿好奇,也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茫然。對我而言,不用買書就可以享受到初學者對探索孜孜不倦的心意,就可以回到曾經與世無爭的青春年代,一切都沒有變,一切都只如書的世界一樣純真。
而我最愉悅的是偌大的書海在擁擠的人流中顯得狹窄,走廊上、書架下和樓梯里站著滿滿的人。當我準備從這一層去上一層獵奇,途徑階梯時,一陣驚愕與心慌。一群人就這樣安靜地坐在樓梯的臺階上,團簇在階梯的兩側,中間空出一條狹窄的通道。他們快速瀏覽手上的書籍,偶爾讀到光彩處,曾經如死灰的表情馬上一陣微笑,但又不敢放聲大笑。我輕輕地從他們身邊走過,階梯上的書者竟絲毫沒有察覺,他們把眼睛和熱情全部留給了書,或馳騁于疆場,或翱翔于天空,或品嘗甜蜜愛情,或聆聽人生哲學,或緬懷歷史過往,或笑傲人間百態。他們用純粹的靈魂打造了一個一塵不染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能讓他們坐得舒服的階梯和看得舒服的書籍。盡管時間還是不知不覺地溜走了,但他們拋棄了數不清的無關緊要的條件,專注于一件不遜色于復興民族的小事。
新華書店的階梯似乎完全被書者承包了。階梯雖然寬廣,雖然漫長,雖然高聳,但我卻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像匆匆的過客,眼里心里盡是眼花繚亂的書籍,震驚并迷戀著,如同置身于書店外燈紅酒綠的鬧市區。我找啊找啊,可就是找不到屬于我的那本書和那個階梯。我小心翼翼地尋找著,從一層到五層,遇見了絡繹不絕的購書者和靜坐在階梯上的看書者,最后我在五層的學生教材處駐足,竟不由得翻閱起這些枯燥的書籍。原來,書和新華書店一同從我的生活中離去,這么多年的學習與社會打拼,我心中的書店僅僅要讓我懂得在此社會生存的道理。和那些靜坐在階梯上的書者相比,我們差的不是文化,而是被生活欺騙后的心態。
繁華市中心的新華書店自然而然地繼承了它非比尋常的喧囂熱鬧。當走進這間囊盡天下書籍的書店后,我找到了別人純粹的世界——一條條算不上干凈的階梯,但我從來沒有走進書店靈魂深邃靜謐之處;蛟S我的人生有那么一瞬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寧靜,但都在物質的攀比下漸漸失落了,最可怕的是如果我那時僅僅在新華書店門口短暫停留,然后掃興離去,我將永遠也不會知道世上還有另一種充滿夢想的活著。我深深感覺,中國發展進入新紀元,社會人的目標不該局限在膚淺的生存上,而應走向崇高的發展。很可惜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走不出年代的痛苦和社會的束縛。
后來,我清楚在偌大的新華書店找不到屬于自己的書,而階梯也不是為我這樣的書者準備的。所以,我很識趣地離開了。從書店出來時,已經深深的黑夜,可霓虹燈點亮了整個天空。
掃描二維碼,關注“書香瓊涯”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