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v9nj1"><b id="v9nj1"><strike id="v9nj1"></strike></b></progress>

<b id="v9nj1"></b>

            <meter id="v9nj1"><ins id="v9nj1"></ins></meter>

            切換頻道
            首頁 > 校園閱讀 > 讀書隨感
            美與生命——讀《死于威尼斯》有感 —— 曹瑞冬
            上傳日期:2019年9月9日  瀏覽次數:3011


               任何事物,包括死亡,都不能讓追尋美麗的事情屈服。

               人活著真難,生活在不完美的世界,卻還不愿放棄美麗,人就是這么傻。美不是生命的貪婪,而是生命的本能。這世上能震撼人性的文字是生命的故事,美的傳說,而誘惑我們繼續讀下去的永遠是生命在突破禁忌尋找美。

               一個老男人的美少年之戀,在規規矩矩的世人眼中,不是異類就是變態,可人的骨子里總有那些不容于時代的魂魄。一個人一生都在經歷著花開花落的故事,怎樣綻放是其自由,怎樣敗落是其選擇。阿申巴赫并不是異樣的人,只是時代跟不上他的步伐,他只是在細致地探尋生命早已逝去的美麗。

               藝術家是人,是人就必須面臨著生命的種種不可思議之困厄,比人生之苦難更難以寬恕的是完美只是一個終不會實現的幻夢,人生本就是不完全,因此有著放棄生命的人,但更多的卻是永不言敗的人。難以否認,生命總有無盡美麗,但總歸是復雜,人獲得新生,往往是從自然里尋找。旅行不單純是寧靜的故事,反而是自我的救贖?烧l知,美終成生命的極限,不是行走在威尼斯,而是魂斷威尼斯、死于威尼斯!

               這世上在對的時間遇上一生為之生死的人不是不存在,只是需要用生命來尋覓。一見鐘情的存在往往是根據我們眼中直觀的美麗。阿申巴赫只覺得塔其奧是在自然界或造型藝術中,從未見過的精雕細琢的可喜的藝術作品。這第一次的會面或許只是一種藝術家對美的高度敏感,而當在海濱時的會晤,阿申巴赫才對陌生又熟悉的美具備了生命的共鳴,原來,自然美在生命美面前永遠不過是一種陪襯,塔齊奧的希臘美神之容貌,花樣之青春,純粹之心靈,在孕育生命的大海面前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這時,阿申巴赫才深刻明白,美是人無法抗拒的,哪怕是錯的,哪怕是得不到的。

               人想超脫人生,唯有死亡!人最偉大的地方是不曾擁有高貴的靈魂,卻有著追尋美麗的勇氣與能力。阿申巴赫的第一次別離是客觀上造就的,第二次壓抑是人的理性與情感之間的光榮圣戰,一次次的失敗,讓其終抵不住美對生命的誘惑,若想得到這種美,就是貪念,若不想得到,也就只能以比美更加深刻的死亡來救贖。

               時代中的人的一切都是時代給的,美的丑的,好的壞的,我們都沒有選擇,但往往越發這樣,我們便越不想按照時代既定的方向尋找美,而往往這種探尋美麗的創新之舉幾乎是要命償。塔其奧之美對阿申巴赫生命之震撼,讓其一不小心愛上美,此刻為其沉迷,終生為其沉淪。人在情感完勝理智的同時,這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敵不過我們眼里的那個人,哪管生死,哪管災難,哪管時間,哪管性別。

               這部作品所描繪的愛情與美麗都是阿申巴赫單方面的沉迷,對塔其奧而言,這個人連過客都算不上。暗戀是世上最省錢的戀愛,卻是最需付出更龐大的愛。美與愛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占有,然而,極力想要擁有的卻是大多數。阿申巴赫不是不想獲得這愛與美,可當其一步一沉淪,在美麗之外所需深思的因素越來越多,他必須取舍。就這樣,在似乎永遠也得不到的狀況下,他選擇默默將美留在心間,卻又在將倫理道德與是非觀念包裹著美的心。偉大的人是既能為美而生,為美而死,更多將欲望限制在人性的規矩里,以便創造更大的美麗。

               矛盾的人更加真實,但也是人生大苦的根本原因。美是生命最真實的,但我們都必須戴上偽善的面具活在這個不需要真實的世界。在彌留之際,阿申巴赫滿是塔其奧在大海上的生命之美,他用盡僅剩的力氣也只為抓住眼前的美麗,奈何生命死去,一個人的美與追尋美麗也會永遠與黃沙被埋沒。在不少人眼中,阿申巴赫對美的定義與追尋并不合理,也因此是其“死于威尼斯”的根源,倘若他能夠放棄這種所謂的執著,或許,就不會死去。

               雖然生命已經注定為死亡而存在,但我們從來沒有必要為了等死而活著。阿申巴赫需要美,渴望愛,把生命留給了這座水城,可唯獨他不欠人生什么。盡管理智偶然戰勝情感,但他總體上還是活出了自我,活出生命應有的色彩——美麗。雖然這美稍縱即逝,而且如謎一般,但那又有什么關系,我們認可的美麗,是我們的心靈認知的,或許,不會為其他人與這個時代所接受,但我們仍希望他們不能接受,但也必須尊重!

               生命最悲傷的事不是死亡,而是追尋美麗的事情所面對的大山是我們一輩子都難以越過的。美并不存在,但人有了一顆發現美的心之后,美便存在了。而在一個生命里缺乏美甚至自我都消亡的時候,追尋美的心意與力量無比強大,這時候,就算是死在威尼斯千次萬次又有何妨,我們值得為美獻出生命。

               一生緣只為美,人生太美,活著便就是最大的美麗了,活著的時候,我們還是我們自己,不過有我們一生為之而奮斗的光。



                                      

                                      掃描二維碼,關注“書香瓊涯”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

            新書推介更多>>
          1. 沈從文《邊城》中的愛...
            作者:胡秀紅 (沈從文)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最負盛名的代表作,人們對它評價...[詳細]
          2. 這3本溫暖心靈的治愈系...
            1. 《藍色咖啡館和綠色咖啡館》 作者: [英] 維多利亞·希斯洛普 有的...[詳細]
          3. 名家字畫賞析。!
            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古代多用來指道德高尚者 能承擔重大任務,現在多用來指以崇高的 道德...[詳細]
          4. 中國(上海)自貿試驗...
            內容簡介: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詳細]
          5. 不受傷,跑到100歲
              內容簡介:   從20歲到100歲,上百萬人受益的跑步法   跟隨杰夫·蓋洛威(...[詳細]
          6. 版權所有 海南省求是全民閱讀俱樂部
            電話:0898—66196085 總編輯直線:18689817181 QQ:3281430373  瓊ICP備15003435號 郵箱:hnquanminyuedu@sina.com
            技術支持:易訊天空
            掃描二維碼
            下載學習通APP
            掃描二維碼
            關注全民閱讀網
            關閉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第一页_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激_中文字幕高潮波多野结衣_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站

            <progress id="v9nj1"><b id="v9nj1"><strike id="v9nj1"></strike></b></progress>

            <b id="v9nj1"></b>

                      <meter id="v9nj1"><ins id="v9nj1"></ins></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