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一千人的眼中有一千個簡•愛,一萬人的眼中就有一萬個簡•愛。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林黛玉,一萬個眼中有一萬個林黛玉。我們所有人都猜不透簡•愛,更猜不透追求獨立自由女性在時代大潮面前的愛恨糾葛。
與前三位英倫玫瑰相比,簡•愛更獨立自由,更堅守愛情,更有時代氣息和古典韻味。夏洛特•勃朗特以男性化的筆名向出版商推薦自己的作品,大概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無奈之舉!逗•愛》出版后,在英國引起巨大的轟動。的確,這樣一部象征著女性獨立解放的先進作品在當時男權主義盛行的社會無疑是場抨擊。
世界每天都在變,如果你不變,那不就顯得很愚蠢。這種變化是一種積極、進步的推動人類向前發展的變化,也代表了女性對獨立自由的呼吁與向往。
《簡•愛》首先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在這本小說中,作者以“我”敘述了女主人公成長的坎坷生活經歷和曲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身卑微、心地善良、個性倔強、感情真摯、敢于反抗、始終堅持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強女性形象。在《簡•愛》中,作者所需要貫徹道德觀是愛情、獨立和寬容。其中,簡•愛的愛情思想折射出她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
與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相比,《簡•愛》在描繪愛情的同時,更加突出社會背景!逗•愛》所存在的社會背景遠不如簡•奧斯汀的鄉村風格那樣明麗,與周圍的愛情相互掩映。這個社會充滿了虛偽與丑惡,而夏洛特•勃朗特則通過了各種各樣創作小說的元素來諷刺和批判了當時英國社會的虛偽、丑惡,深刻地挖掘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我們可以發現簡•愛的舅母、傳教士等人的虛偽面孔,以及最終不幸的命運。
貧窮是簡•愛的特征,如同苔絲一樣,但是簡•愛卻沒有像苔絲那樣失去對生活的希望與夢想,始終沒有向命運屈服。在修道院學校、在桑菲爾德府,從未會因為自己的教師身份而放棄對未來、對幸福的執著追求。
愛情是簡•愛的生命。從情節的跌宕起伏來看,是超越了簡•奧斯汀的愛情小說,也更加突出了簡•愛愛情的可貴。在經歷了由相識、相知到相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簡•愛認為羅切斯特先生愛的人是以為貴族小姐,但其實自己才是羅切斯特先生的摯愛。在這個過程里,簡•愛迸發出了獨立自由女性的最強音:“你認為我會留下來,成為你的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嗎?你認為我是一個機器人?——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嗎?我能忍受把我口中的一塊面包被人搶走,能忍受我的一口生命之水從我的杯子里被人潑掉嗎?你認為,我因為貧窮、低微、矮小、長相平平就認為我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一樣有靈魂,一樣有完整的心!假使上帝賜給我一點美貌和大量財富。我就會讓你感到你難以離開我,如同你難以離開我一樣。我現在和你說話,不是通過習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血肉之軀——而是我的心靈在和你的心靈交流,好像兩個人都離開了人世,我們同樣站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我們生來平等!
這段話我全部照抄下來,因為這是簡•愛思想自由,獨立人性的最完美體現。當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再是財富和相貌甚至是肉體之間的交流,完全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交流。在迄今為止的今天,仍是一個自由的幻夢。但是,夏洛特•勃朗特通過簡•愛的口訴說了這個社會的理想境界,人人生而平等,人與人之間相互獨立自由。這個社會衡量人的價值的標準不是外貌與財富,而是那顆無不強大的心靈與不會被世俗玷污的靈魂。這樣的思想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指引女性追求獨立自由解放之路的最強音,也是在呼喚建立理想人性社會的自由夢想。在這條獨立自由的解放道路上,人人都會是踐行者,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當輕易地丟失對未來的夢想與追逐。每個人都有絕對的尊嚴,擁有被愛與愛別人的能力,如果因為某些物質上的差異而剝奪了這樣的權力,那這是時代的倒退,更是人性的泯滅。
簡•愛的愛情再度地被殘酷的現實所打敗,當面對了羅切斯特先生在閣樓上的瘋婦之后,簡•愛只能選擇逃避?墒,愛情的力量多美,愛情的力量多么強大。在桑菲爾德莊園被焚毀之后,在羅切斯特先生的眼睛瞎了之后,簡•愛依舊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百M爾法克斯•羅切斯特就沒有什么話要說,我一直堅信我總有這么一天!薄跋褚粓鰤,如夢方醒!盵15]這是電影《簡•愛》的最后片段,在愛情的呼喚下,簡•愛所追逐的一直是心靈上的共鳴,不在乎身份,不在乎財富,甚至是相貌。簡•愛重回到羅切斯特的方式是在向自己的愛情見證,向自己的靈魂作證,向自己的人生作證——心靈與靈魂上的平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
簡•愛其實與苔絲很像,都具有反抗惡劣社會現實的意識,不過苔絲的做法過于極端,也因此產生了悲劇。簡•愛最終選擇了和羅切斯特重建家園,但最終并沒有向命運屈服,選擇獨立女性堅強的人性。而與伊麗莎白相比,其自我靈魂中又多了一份獨立自由的思想,并且在平等的人性追求方面更加徹底,也更加顯得充滿靈魂和夢想。在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艷中,以柳如是的個性最為突出,其表現為獨立自由!拔┐霜毩⒅,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边@是陳寅恪大師在《王國維墓志銘》對于中國學術以及思想的呼喚。同時,這也是陳寅恪一生治學的思想寫照。在今日中國,獨立自由的思想不應當局限在學術思想上,更有深層意義的是能夠成為中國人乃至世界人民追逐人生的思想指引。
同樣都是在思想和人性受到壓迫的時代,明末清初的思想啟蒙時期去并未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反而,以《簡•愛》為代表的作品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獨立自由的深思。
簡•愛在愛情理念的基礎上進化了,上升成為了獨立自由的女性解放思想,這樣的思想進步超越了其余的愛情小說,正如同《紅樓夢》一樣,林黛玉的思維性格超越了封建思想的束縛,代表和引領了一個時代的趨勢,也影響了一代代的人去追尋我們國民的思想獨立自由的解放之路。
我們的夢想是平等的,我們的靈魂是自由的,我們的人生是獨立的。在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注定需要發揚中國人民美好的情愫,比如愛情,但在在此基礎上,我們不可以輕易地淡忘人性中的獨立與自由,在堅持每個人的心靈與靈魂都平等的基礎上來踐行中國夢,我相信,在獲得愛情和擁有愛情,甚至是更深層次的意義——實現自我人性的升華與發展,中國人民始終都應當貫徹獨立自由的人生境界和精神。
掃描二維碼,關注“書香瓊涯”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